“钱学森力学班”小点滴:
√“钱学森力学班”每年招生多少人?
每年招收30人。
√“钱学森力学班”的课程设置有何特色?
通过数学、科学、力学与工程课程等模块(理论、计算和实验)的总体设计和实施,提高课程的系统性、衔接和效率,提供因才施教、个性化发展的空间,鼓励并强化自学,训练综合创新和团队协作精神。
通过对人文与社会科学课程模块的充实和实行导师制度,培养学生积极、平和、宽厚、坚韧的心理素质,强化写作、表达和交流能力,开启宽广的国际和历史(四维)视野,了解社会、政治、经济、艺术和法律。
√“钱学森力学班”的教学方式有何不同?
充分利用清华和中关村地区丰厚的名师和教学资源,聘请最合适的教师;对核心课,小班授课、大量增加师生互动和研讨;将学生不难自学的内容主要交给学生课外完成,训练自学能力,授课主要针对重点、难点进行;引导学生对历史上的重大创新进行再现,以养成批评性思维、培育创新能力、形成良好的创新价值观、体验实现重大创新过程的艰难与喜悦。
√“钱学森力学班”有哪些国际化培养途径?
与美国加州理工、哈佛大学、麻省理工、西北大学、布朗大学;英国剑桥大学等国际顶尖大学,建立合作培养关系(聘请国外专家来清华开设核心课程,选派钱班学生到国外中短期学习和开展合作研究)。截至2013年3月,首批力9的学生已经全部完成国际交流学习。
√“钱学森力学班”有何奖学金?
全部直接进入“清华学堂班”计划,享受学堂计划专项奖学金。
√“钱学森力学班”毕业之后能否继续读研深造?
学生根据自己志向和兴趣爱好,在清华相关工科院系选择本硕或本博连读,或者选择到科研院所读研究生,或者出国留学。
√学长感想
周嘉炜(力9学生,已被美国MIT录取为博士研究生):最初进入“钱学森力学班”的想法是源于对数理的爱好。觉得力学恰恰是一块培养数理能力的绝佳的土壤。当然,那个时候对力学的整体框架还不是很熟悉,还谈不上对力学本身有多大的兴趣。在大一刚刚开课之后,我明显地感觉到“钱学森力学班”的一大特色是师资非常强。如果让我评价大一收获最大的内容,就是老师的个人魅力与传授的思考角度、追问习惯、研究心态等,而且很多是在不知不觉中透露出来的。这样的课是我从前从未遇见过的,这样的课会让人感觉又充实又不充实,充实是因为思维的张力时刻保持,不充实是因为因思考而留下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。
艾立强(力0学生):一进入“钱学森力学班”,我就感到身上肩负的使命—“报效祖国,敢为人先”。…“钱学森力学班”不仅专业教育扎实,通识教育水准也很高,对任何方向感兴趣都可以找到很好的老师指导,在这里我可以全面了解工程科学领域的多个方面,也时常能感到文学和艺术的气息。“钱学森力学班”不仅全面培养了我的能力,更让我每天都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!
李新浩(力1学生):“钱学森力学班”的特色在于鼓励学生寻找属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。与其他许多院系合作办学,为学生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源;从大一就实施导师制度,可以让每个同学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的导师,从而获得第一手的学科动态。在平时的授课教育环节中,设置了很多诸如讨论班形式,鼓励大家自学所感兴趣的知识,并与同学交流分享。在“钱学森力学班”,你定会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。
林景(力2学生):“钱学森力学班”是个让梦想照进现实的地方,只要有创意、有想法,这里就是你的舞台。在任何你感兴趣的领域,“钱学森力学班”都可以帮助找到这个领域的“大牛”来指导,OWL(猫头鹰)实验室可以为你提供精良的实验设备,创新的星星之火在此处必成燎原之势,熊熊燃烧。
√教师感受
张贤科教授(《高等代数与几何》教师):从这一段来看,我的课上,学生表现甚好,很突出。一些历届难题,这次“钱班”的不少同学都有了新的自己的做法,很有惊喜(超出原来估计)。
崔砚生教授(《大学物理》教师):我同样很荣幸自己成为众所瞩目并寄予厚望的“钱学森力学班”的物理老师。通过前一段的教学,钱班同学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。通过你们的表现,使我又找回了五十多年前我们那一代人在清华读书时的感觉——为祖国的振兴,踏踏实实如饥似渴地求知探索,一心读书,单纯而执着。